媒体公告
新闻动态
常见问题
能源转型孕育巨大投资机遇减污降碳要关注公正性
发表时间:2024-07-03 12:17:35  来源:贝博APP下载   阅读次数:1    

  “双碳”目标背景下,全球温控窗口收紧,如何采取行动增强能源系统韧性,实现能源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之间的平衡,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

  据清华大学最新估算,全温室气体中和情景下,2020年—2060年我国能源与电力部门总投资需求超过130万亿元。6月8日,第七届碳中和愿景与企业绿色发展专题研讨会以“绿色动力驱动低碳转型”主题在北京召开。

  与会嘉宾认为,能源转型先立后破面临着各种挑战。我国各省份地区之间的能源转型进展存在不平衡问题。碳中和背景下的减污降碳工作要关注公正性,瞄准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禀赋、能源结构差异等特征,提供更多配套措施,制定具体的、可实施的公正转型举措。

  能源转型先立后破,意味着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带来更多的机遇。中国能源转型孕育出巨大的投资机遇。

  能源基金会战略规划主任傅莎在主题发言中介绍,据清华大学最新估算,全温室气体中和情景下,2020-2060年我国能源与电力部门总投资需求超过130万亿元。

  傅莎认为,新能源与电动汽车、光伏、数字化推动能源低碳转型、低碳城镇化等产业的绿色低碳投资潜力巨大,但目前的开发规模有限。中国持续出台支持性政策工具加大绿色低碳领域投资力度,今后还需要针对实体经济部门、公共资金、金融机构、金融监督管理等持续完善和加强政策制定,引导绿色投资。

  实现能源转型需要先立后破,即在保证能源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卫权指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呈现出规模逐步扩大、开发成本不断下降、投资并购规模扩大的发展现状。

  在全球层面,发展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慢慢的变成了全球共识,大多数国家将发展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作为实现能源独立的重要举措。我国指出,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要向高水平发展跃升。对于我国实现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大规模高水平发展的路径,王卫权表示,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明确发展目标与原则,坚持新能源与别的行业、与其他几个国家和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的融合发展。

  北大能源研究院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副主任陈丹指出,与欧美各国相比,中国正面临巨大的碳中和压力,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已成为中国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我国是煤炭产量大国,从2015年到2020年,全国平均二氧化碳碳强度和终端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比呈双降趋势,但各省份地区之间的能源转型进展存在不平衡问题。

  对此,陈丹表示,碳中和背景下的减污降碳工作要关注公正性,瞄准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禀赋、能源结构差异等特征,提供更多配套措施,制定具体的、可实施的公正转型举措。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绿色动力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上一篇:新老能源投资机会都得关注
下一篇:【48812】中诚信世界重视贵州乌江动力出资有限公司严重财物重组及出售转让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