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郑州高新区小学、幼儿园课程建设第一次结对活动在外国语小学举行。郑州高新区教育文化体育部教研和智慧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郑青杰、12所培育校和示范校的校(园)长及学校课程建设项目核心成员等40余人参会。
各位校长从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背景与依据、课程计划及说明、课程实施与评价建议、保障措施四个方面做汇报。高新区实验小学基于“慧享”教育哲学,构建“小凤凰”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了覆盖全学科、全过程的“五慧”少年综合评价机制,培养身心美、学力美、志趣美的中华美少年;高新区外国语小学以“让每一个人都拥有出彩的机会”为办学理念,以“舞台适宜、人人出彩”为课程理念,持续构建“7+出彩进阶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涵,为学生搭建适宜的出彩舞台;郑州大学附属学校(小学部)秉持“让每个儿童都闪烁出生命的亮光”的办学理念,构建“向阳”课程,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向阳而生、向美而行;高新区长椿路小学基于“让师生共同体验成长的幸福”的办学理念,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德育为先、五育并举”的培养方向为引领,构建“椿育”课程教学体系;郑州中学第四附属小学围绕“共生共长”的自然教育方法的理念,构建润泽课程教学体系,培养身心舒展、思行敏健的追梦少年;郑州高新区艾瑞德幼儿园“走自然生长教育之路,办有温度有故事的学校”,让儿童在教育的“自然”中,自然生长。
郑州大学实验小学、郑州中学第二附属小学、高新区创新大道小学、高新区育林小学、高新区莲花街小学、高新区六一幼儿园校(园)长进行一对一点评,肯定了各学校课程目标紧密围绕学生核心素养,方向明确,框架清晰,成果丰富,立意深远,能基于校情因地制宜地构建特色课程教学体系,兼顾学生全面与个性发展。同时指出,课程目标要按照国家政策制定,进一步细化并增强可操作性与可衡量性,确保课程实施与育人需求精准对接;在课程教学体系图谱方面,要强化各课程板块间的逻辑关联,突出课程间的递进与互补关系;在课程评价上,建议技术赋能可视化、多维度的评价指标,全面、准确衡量课程育人效果。
活动最后,高新区教育文化体育部教研和智慧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郑青杰发表讲话。郑青杰指出,本次一对一结对活动不仅是对共建共享课堂生态理念的一次成功实践,更是各校在课程理念与实践深层次地融合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她强调,各参与学校需持续深耕课程建设领域,将先进教育方法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通过积累并有效传播课程建设成果,一起发展“高品质创新教育”的良好生态系统。
此次活动通过搭建资源共享与经验交流的桥梁,不仅促进了各校之间的思想碰撞与相互学习,更为各学校提供了一个共谋发展、共同提升的平台。外国语小学也将以此活动为契机,深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综合改革,为推动区域课程建设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